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實作平台計劃綠起

子計畫C-2學校特色發展-實習輔導資源

緣由:本校於103學年度高中校務評鑑之各項評鑑成果皆為一等,唯「七、實習輔導」工作項為「二等」評等,均部予以四點改善意見。

說明:1、各項改善意見均已導入權責業務執行,並設立實習輔導組執行各實習業務之推廣,自105學年度起已申請均部「國教署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計劃」之「補助生業界實習和職場體驗計劃」、「提升學生實作能力計劃」、「教師赴公民營機構研習計劃」,各計劃已申請核可並執行中。

2、為能將各專門學程之實習輔導資源有效整合,由本計劃成立實作資源平台,建構「實習輔導資源共享計畫」,發展學校特色,協助各專門學程教師協作教案研發,提升學生實作能力。

計畫名

實習輔導資源共享計畫

核心小組成員

校長/教務主任/教學資源中心主任/美術科教師/商業服務、資訊應用、多媒體學程相關技術領域專業教師

計畫 目標

1.緣由、目標構想和欲達到之結果

(一)緣由:

為落實十二年國教總綱「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理念,結合本校學生實作課程單元的發展,讓學生在實作的過程中解決問題,更啟發新的創意與思考。藉由橫向平台資源的導入,提升教師專業知能,並協助教師利用平台開發教材與教學資源,培養教師與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學習探索的慾望與動機。

(二)目標構想及欲達成之結果:

本計畫經過前期優質化創新教學的累積,加強學生實作課程能力,已然建構實習良好的實習教育基礎。此子計劃以加強綜合高中專門學程學生實作能力,為達本校綜合高中資訊應用學程、商業服務學程、多媒體學程、應用日語學程、應用英語學程之課程學習目標,並符合「綜合高中學生實作技能,培養具備務實致用之就業能力」之目標,將實習教育的核心結合跨領域學科的實習操作,輔以學讓學生學會知識整合應用的能力。在教師群體方面,讓教師可以藉由實作平台的交流,創新教具與教材研發,提升教學專業之效能。

 

實習課程之落實,可讓學生提早體驗職場,縮短職涯探索期,建立正確工作態度,從而拓展就業機會,同時亦提昇自我之就業力;在學校方面,將可有效利用社會企業之資源,擴展實務教學資源,進而建構學校之產業特色。

 

2. 本計畫與整體計畫之關聯、與學生適性揚才和核心素養之關聯:

均部於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中提及青年學生之國際競爭力必須具備「溝通力」、「適應力」、「專業力」及「實踐力」,期學生成為世界公民,並全球揚才。本計畫提供學生創意實作的平台,融合各領域的知能,從問題的發想到專業力發展,期望能培養出具有「溝通力」、「適應力」、「專業力」及「實踐力」的文興人。

l   適性:從各領域的專題實作設計中,進行學生志向的試探,引導學生進行興趣導向學習的歷程。

l   揚才:藉由數位學習活動的參與,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與創新,學習知識活用的技巧與觀念,最後完成創意課程的目標與成果。

3.計畫理念、目標、內容

(一)計畫理念:

從提升學生的專業力出發,落實「實習教育」的核心理念,將專業科技技術導入各學科領域,成立專屬實作教材研發空間,提升知識共享與應用領域的整合,達成解決問題的目標,並配合十二年國教課綱,實施教材教具增能研習,提升教師跨領域課程研發的能力,也為未來課程變革做準備。

 

 

 

 

(二)計畫目標:

 1.增加跨領域學習能力

A.善用數位輸出設備(3D真空熱昇華轉印機、平板燙輸出機、熱感應印表機),將設計之影像,具體產出為客製化文創商品,落實活化知識的實務教育成果。

B.提升教師與學生的數位創作能力,並統合各學科專業知能,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落實資源共享的目標。

C.加強教師與學生對應用領域相關問題的探討與分析,了解各領域技術導向的關鍵點,落實跨學科學習的課程連結。

D.增強教師與學生對產品加工與製造產程概念,強化動手做的實務理念,達成理論與實務合一的操作目標。

 

2.解決問題的能力

A.以資訊應用能力為基礎,強化學生對問題企劃分析的訓練,培養專題論文邏輯撰寫之能力。

B.以培養影像處理能力,融入美學設計觀念,落實美感的表達訓練並產出作品。

C.透過「問題發想」、「資料收集與分析」、「目標確定」、「成果展現」、「回饋」等過程,從專題探索的發想、觀察與思考著手,訓練教師想像與創意能力,並提升教師自我學習的能量與動力。

受益對象

1.直接受益對象(經費使用者) 全校教師(教師增能、課程規劃與實施、專業社群討論) 相關科群具有共同性課程之教師,以協助教學後端產出之實務作品。

2.間接受益對象(其他受惠者) 與社群合作開發協同課程之師生

增能內容與策

略(How)

新創實作平台教學教材設計統合計畫 106學年實施內容與作為

(一)課程規劃:

為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落實融入各領域學習內容的訴求,在整合知識與運用前幾期優質化計畫的資源基礎下,整合相關資源與建構「新創實作平台」,並開設出跨領域的專業協同教學特色課程,凸顯新創實作平台統合課程的價值與成效:

A.  新創實作設備推廣教學研習,課程中訓練教師與學生熟悉各式數位輸出設備,讓新創設計理念能落實與實踐,研習內容主要從生活情境的小物出發,從誘發學習者興趣著手,逐步引導創意思考的延伸,善用數位加工機具的優勢,讓學習者產出成果,達成「作中學」的目標。

B.  跨領域社群教材研發

B-1.新創影像研習-強化師生影像處理的能力,籍由設計個性化影像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強化學生的2D、3D空間概念,並產出實作專題作品。

B-2「文興雲學院」課程教案教具開發(高一校訂本課程-計算機概論)

「文興雲學院」課程橫跨數學/資訊/美術/英文/自然/藝能..等學科群,為了統合教學上的知識,課程中將利用新創工坊設備開發相關的教具(演示模型),或利用影像設計的技巧,訓練學生美感教育與生活應用,落實校本課程的目標。

  上述特色課程的教學,將賦予學生幾項共同的基礎能力訓練,為延續後端加深加廣課程的應用奠定基礎:

1. 問題邏輯分析能力(問題界定/資料收集與分析能力)

2. 視覺圖像傳達能力(數位平面圖像繪製與動態影像表達)

3. 電腦繪圖空間建構能力(數位立體模型建構)

4. 新創設備實務操作能力(實驗表達具體影像空間設計能力)

為落實跨領域協同課程,本計畫擬建構一個新創資源平台,以設備資源分享為核心的社群,結合各種領域的製造產出設備、社群經營以及資訊教育、多媒體教育訓練等活動。讓各科群教師經由此平台的交流,

針對相關加深加廣的特色課程,進行專業增能研習與教具教材研發,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落實資源共享的目標。提供學生創意發想、功能模擬、模組測試及雛型設計與製作一系列創新學習歷程所需。冀望藉由PBL學習模式(策略)的導入,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研究與設計,以實作培養學生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並達到「學用合一」之目的。

(二)教學規劃:

課程分成軟/硬體能力定位兩大主軸,軟體教學著重在傳達力的表達,教授學生使用數位 2D 軟體(PhotoImpact X3),從平面排版建構到動態影像編輯輸出,希望建立學生多元化的溝通能力,引導學生從美學角度出發,應用多媒體技法(聲音/影像)進行意念式表達訓練,讓學生能善用習得的技能反饋至其他領域的學習歷程,達成整合多元學習的目標。 硬體教學除了強調實驗性器材的自造外,以新創工坊為主體,融入創新的精神,結合專題研究主題,訓練教師與學生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尋求問題的解答,並善用新創工坊的硬體設備(直噴式列印機、平板燙印機、熱感式印表機),建構一套有效教學實踐的系統平台,落實教師與學生「作中學」的學習歷程。

(二)教學設備的添購與使用:

擬將本校現有新創設備整合應用,並以新創工場的定位添增數位加工設備 (如電腦設備、直噴式列印機、熱感式印表機、平板燙燙印機等,提供教師與學生自行製作教具的空間,強化問題表達與實務解決能力。

(三)參與成員運作:

1.教師專業發展社群發展:

(1)整合校內相關背景專長與有興趣的教師,進行整合、開發、及技術移轉的工作,才能讓以上所述的數位製造設備發揮最大效能,並讓全校所有師生有一個技術交流與溝通的平台,藉由此平台對相關領域的特色課程做橫向連結,增進多元化教學的內涵。

(2)結合PLC(教師專業發展社群),進行跨科跨領域的討論與研習,達成課程教材與教案共備的目標。

2.學校行政支援:

(1.)提供數位平台交流空間:

由教學資源中心提供社群網路空間,供社群交流討論活動與展現,有助於擴展學術交流管道。

(2.)專業展示空間的分享:

定期舉辦教案與教具成果分享及學生作品展演,藉此落實教學與實務結合的目標。

預期效

 (需能呼應目標,是實施內容之產

出)

(What)

1.  量的效益 :

與各領域學程共同開發教案與教具,定期舉辦教材研發成果展示。提供跨領專業社群研習空間,每學年與各學科群舉行5次以上的教具開發研習,落實資源共享的目標。 實作工坊的設立將提供全校教師與高一學生約700人,藉由相關專題設計的課程,進行開放式實務研究與操作。

2.  質的效益 :

A.藉由實習工坊設備的實務製作,激發學生對知識需求的渴望,提升創作思考的潛能。

B.全面性的資訊資源整合,支援校本課程「文興雲學院」的推動,落實學生對跨領域學識多元學習的技巧與認知,以擴展學生學術視野。

C.透過實習教育的理念,經由創造力與邏輯能力的開發訓練,提升教師與學生對問題解答與實務操作能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