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興高中校園登革熱防疫措施及應變實施計畫104.9.22訂定
一、依據:
(一)臺教國署學字第1040106709號函辦理。
(二)學校衛生法第十三條及施行細則第七-九條辦理。
(三)衛保組年度工作事項。
二、目的:
(一)為因應登革熱疫情發展,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高警覺,執行各項防疫工作,防患於
未然,推展衛教宣導及防疫措施,以維護師生健康安全。
(二)透過學校、衛生機關、家庭的共同合作,預防登革熱的蔓延及擴大,並使危害減至
最低程度。
三、計畫內容:
(ㄧ)成立校園登革熱防疫小組,統籌相關防疫事項。(如附件一)
(二)加強校園環境衛生管理,消除環境髒亂,全面檢查並徹底清除積水容器,杜絕病媒
蚊孳生源,防治登革熱疫情蔓延。
(三)加強登革熱衛教宣導,實施「登革熱病媒蚊自我檢查表」,清除病媒蚊孳生源,以維
護教職員工生的健康。(如附件二)
(四)加強疾病防治宣導,提醒教職員工生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並確實掌握學校教職
員工生病例人數及健康狀況,並輔導請假學生後續課程銜接。
(五)宣導教職員工生發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時,於24小時內通報,以免疫情擴大。
(六)配合當地衛生及環保單位,協助學校實施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病媒蚊調查或輔
助性成蟲化學防治措施。
(七)為應變疫情需要之防疫物資採購。
(八)組成環境巡檢團隊,依「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自我檢查表」於不同區域定期巡檢、
消毒,落實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
(九) 學校因應傳染病停課之規定,應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教育部公佈之停課標準
辦理。
四、登革熱防治應變小組。(名單及工作職掌如附件一)
五、防治策略:
(一)利用班週會、升旗時間、相關課程及各項集會活動,加強實施登革熱防治宣導與教育。
(二)確實整頓校園環境衛生,清除積水容器,消除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其重點工作如下:
1.清除教室內外或校園中積水容器。
2.裝飾容器(花瓶、花盆、水盤等):每週清洗、換水一次。
3.儲水容器(水桶、水缸、水槽等):每週清洗、換水一次或不用時倒置。
4.廢棄容器(廢輪胎、空瓶、空罐、空寶特瓶、空保麗龍等):清除乾淨。
5.積水地下室:抽水排乾,避免病媒蚊的孳生。
6.天然容器(竹筒、樹洞、石穴等):用泥土、沙子填滿。
7.室內外、屋頂等容易積水地方,應徹底清除,並保持乾燥。
8.室內外勿堆積雜物,以免蚊子藏匿。
(三)依「清除登革熱病媒蚊自我檢查表」,每週由各班掃地責任區域負責人進行校園檢查清
除工作。
(四)結合社區資源、學生家長、志工等辦理登革熱防治活動,並進行學校附近社區環境檢
查與清除工作。
(五)指導學生避免被蚊子叮咬,居家門戶可設紗窗、紗門或使用驅蟲劑;外出時可穿著長
袖衣褲或噴防蚊液。
(六)如發現學生或教職員工有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皮膚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
者,應轉介至醫療院所並通報衛生單位。
(七)配合衛生、環境保護機關做好登革熱防疫及監控措施,必要時配合噴藥消毒。
(八)實施衛生教育,經由知識的傳授,做好事前的防患措施,可避免傳染蔓延。
1.利用各科教學時間給予機會教育,如健康與護理、自然科、綜合活動等課程。
2.透過各種管道將訊息傳給全校師生,加深概念,如網站公佈相關資訊、專題演講、
朝會宣導、班會、單張宣傳等。
3.配合季節做各種傳染病的知識宣導,如剪報、張貼海報、朝會報告等,加深全體師
生的危機意識,時時加以預防免於被感染。
4.透過學生將相關知識及訊息帶回家庭,使學校與家庭相互合作,期能收更有效之成
果。
六、督導考核:
(一) 將「清除登革登病媒蚊自我檢查表」自存,以利主管行政機關督導視察。
(二) 學務處不定期抽查各班級登革熱孳生源清除情形,並追蹤複查。
七、本辦法陳 校長核示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